航飞发展史

Development history of hangfei


初教-6参考数据:

基本参数
翼展 10.18米
机长 8.46米
机高 2.94米(停机状态)3.25米(飞机呈水平状态)
翼面积 17.0平方米
主轮距 2.87米
前主轮距 2.284米
起飞重量 1419千克
空重 1172千克
机内载油量 110千克
性能参数
最大平飞速度(海平面) 286千米/小时
最大允许俯冲速度 350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 170千米/小时,高度1000米
最大爬升率 6.3米/秒,海平面
爬升时间 0到3000米高度16分钟
升限 5,080米
续航时间 3.6小时
航程 640千米初教-6
起飞滑跑距离 280米,水泥跑道
着陆滑跑距离 350米,水泥跑道
动力系统
发动机 株洲发动机厂制造的活塞-6(HS-6)星型气冷9缸发动机
额定功率 260马力(193千瓦)




歼-6战斗机参考数据:


基本信息 参数
乘员 1人
长度 14.64米
翼展 9.0米
高度 3.89米
机翼面积 25.0平方米
空重 5,447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7,560千克
动力系统 2 × 涡喷6A加力发动机
推力 最大推力:25.5千牛(2600公斤)
加力推力:31.87千牛(3250公斤)
载弹量 500公斤
最大飞行速度 1490千米/小时 (高度9000米)
实用升限 17500~17900米
航程 1690公里(带副油箱2200公里)
作战半径 680公里
爬升率 180米/秒
翼载荷 302.4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43
续航时间 2.03小时
武器 PL-2/PL-5空对空导弹,3x 30 毫米机炮
机翼后掠角 55°
机翼相对厚度 8.24%
主轮距 4.16米
前主轮距 4.40米
燃油重量 1800千克




11型飞机的几何数据:

运-11是一种轻型双发多用途运输机。1974年中国哈尔滨飞机厂提出设想,同年试制成功,同年试飞成功。

运-11低速性能好,座舱宽,视野好,起降要求低,使用维护方便。在国务院批准下,哈飞组建了运-11飞机农业航空服务队。


机长: 12

机高: 4.64米

翼展: 17

展面积:34平方米

空重: 214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3500千克

最大载重: 940千克

最大时速: 220千米/

最大航程: 965千米

实用升限: 3950米

起飞距离: 510米

起飞滑跑距:190

降落滑跑距:155米

着陆距离: 450米




轰-5轰炸机参考数据
乘员 3人
长度 16.77米
翼展 21.45米
高度 6.20米
机翼面积 60.8平方米
主轮距 7.4米
前主轮距 6.67米
空重 1289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21200千克
动力系统 两台WP-5甲型涡喷发动机,单台推力26.48千牛(2700公斤)
载油量 3800千克
载弹量 3000千克
最大飞行速度 902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 12500米
航程 2400千米
作战半径 560千米
翼载荷 348.7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 0.25
起飞滑跑距离 980米
着陆滑跑距离 930米
武器 炸弹舱在机身中部,头部一门固定航炮,尾部两门活动航炮




无侦-5(又称“长虹”1号,英文代号:BUAA DR-5),是一种高空、高亚音速无人驾驶侦察机,可进行昼间高空摄影侦察任务。1972年首飞,1980年通过设计定型。无侦-5(又称“长虹”1号,英文代号:BUAA DR-5)无人机,是高空多用途无人驾驶飞机。主要用于军事侦察、高空摄影、靶机或地质勘测、大气采样等。

性能参数:

翼展……………………………………………9.76米

机长……………………………………………8.97米

机高……………………………………………2.18米

空重……………………………………………1060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1700公斤

任务装备………………………………………65公斤

燃油重量………………………………………620公斤

最大时速……………………………800公里(在17500米高度);

航程…………………………………2500公里

续航时间……………………………3小时;

最大飞行高度………………………17500米




中国北京航空学院研制的轻型飞机蜜蜂2号轻型飞机是中国北京航空学院在蜜蜂1号基础上研制的超轻型飞机。蜜蜂2号于1982年试飞成功,共研制4架。

“蜜蜂”2号为单座布局,可拆装式设计。该机机翼采用张线支撑的上单翼,座舱为半封闭式,视野良好;尾翼采用正常布局;起落架为前三点式。

蜜蜂2号轻型飞机历史图片 “蜜蜂”2号共研制了4架,其中1架用于静力试验,1架用于试飞样机,1架在美国进行飞行表演后被美国人购买,还有1架在北航北京航空馆展出。

性能参数

翼展………………………………………………………10米

机长………………………………………………………5米

机高………………………………………………………2.7米

空重………………………………………………………1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00千克

最大有效载荷……………………………………………105千克

动力装置

1台西工大510型4缸活塞发动机,功率30马力;配1副980毫米,直径的2叶定距木质螺旋桨;后改为1台意大利KFM-107型活塞发动机,功率26马力;配1副1024毫米直径的2叶定距木质螺旋桨。

性能

最大平飞速度70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1.7米/秒,起飞滑跑距离41米,最大航程200千米。




米格-17战斗机(俄文:Микоян МиГ-17,英文:Mikoyan MiG-17,北约代号:Frescoes,译文:壁画),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一种单座高亚音速战斗机。

该型战斗机是在米格-15比斯(MiG-15bis)基础上发展而来,采用后掠翼常规气动布局,单发单座,推重比0.57,装备1门37毫米机炮和2门23毫米机炮,最大飞行速度1100千米/小时,航程2000千米。

米格-17战斗机于1948年设计,1949年12月开始试飞,1952年进入前苏联空军服役。米格-17有多个改进型号,其中最重要型别是米格-17F型昼间战斗机和装备了雷达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米格-17PF型。米格-17系列各型总共制造了10367架。除在苏联生产外,还授权中国、波兰和捷克等国仿制量产,因此有众多衍生型号。米格-17后来逐渐退役,被超音速的米格-19战斗机取代 。

据2021年4月中国航空报消息,米高扬设计局(OKB-155设计局)曾选择一架米格-17战斗机进行改装,换装两台艾姆5A发动机研制超音速战斗机。

性能参数

长度………………………………………11.26米

翼展………………………………………9.63米

高度………………………………………3.80米

空重………………………………………3798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5932千克

动力系统…………………………………1×VK-1A

推力………………………………………2648KP

最大飞行速度……………………………1114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5600米

航程………………………………………2060千米(带外部油箱)

爬升率……………………………………470米/秒

翼载荷……………………………………262千克/平方米

武器系统…………………………………一门37毫(N-37型)机关炮,40发炮弹,两门23毫米NR-23机关炮,各80发炮弹





米格-15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一种高亚音速喷气战斗机。该型1946年开始设计。米高扬米格-15战斗机(俄文:Микоян МиГ-15 ,英文:Mikoyan MiG-15,北约代号:Faggot,译文:柴捆),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

米格-15各型总产量超过18000架,曾装备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中国、保加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等38个国家,是苏联制造数量最多的一型喷气式战斗机。

米格-15战斗机,于1947年开始研制,1947年6月首飞成功,1948年批量生产、装备苏联空军。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中,首次大规模投入空战,显示了良好的飞行和作战性能。


技术特点

气动布局

米格-15是苏联第一种后掠翼喷气式飞机,已初具现代战斗机雏形。米格-15采用头部进气,机身上方为水泡形座舱,内置弹射座椅。飞行中气流在头部由进气道内的隔板分为左右两股。机翼位于机身中部靠前,后掠角35度,带4枚翼刀,翼下可挂两只副油箱或炸弹。机翼穿透机身,与进气道内的隔板共同作用,将进气气流分为四股。在机翼前缘内放有一定量的铅,以降低机翼对扭曲刚性的要求。

动力系统

米格-15战斗机的动力装置为一台BK-1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2700千克。

武器系统

米格-15战斗机有三门机炮:一门H-37型机炮,两门HC-23KM型机炮,能携带200发炮弹。

航电系统

米格-15的航电设备有:瞄准具、无线电台、无线电罗盘、高度表、信标接收机等。

性能参数

长度………………………………………………………10.13米

翼展………………………………………………………10.08米

高度………………………………………………………3.4米

空重………………………………………………………3636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5111千克

动力系统………………………………………………一台克里莫夫RD-45喷气发动机

推力………………………………………………………2722千克

最大飞行速度…………………………………………0.88马赫(1078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5544米

航程………………………………………………………1782千米

爬升率……………………………………………………50米/秒

翼载荷……………………………………………………248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53

武器系统…………………………………………………一门37毫(H-37型)机炮,两门23毫米(HC-23KM型)机炮携弹200发





北美航空公司制造的单引擎纵列双座设计初级教练机。T-6“德克萨斯人”教练机(T-6 Texan) 是一种由北美航空公司制造的单引擎纵列双座设计初级教练机,自二战以来被用于训练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海军,英国皇家空军和其他英联邦空军部队以及与美国盟邦的飞行员。陆军航空队称它为:AT-6,海军称它为:SNJ,英国皇家空军称它为:Harvard。单翼;收放式起落架;被整流罩严密包裹的星形发动机;固定尾轮。

技术数据

机长:………………………………………………8.83米

翼展:………………………………………………12.8米

机高:………………………………………………3.58米

空重:………………………………………………1,769千克

发动机:……………………………………………普-惠R-1340-49“黄蜂”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2,338千克

最大飞行速度:……………………………………336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1,006千米



C-47运输机(英文:C-47 transport aircraft ,绰号:空中火车),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一种双发螺旋桨运输机。

C-47运输机由DC-3客机改装而成,C-47运输机于1935年12月原型机首次试飞,1940年开始装备部队。该机相继有多个型别投产问世,总共生产10123架。

技术特点

C-47运输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全金属结构军用运输机,其结构和外形的主要特征体现于:机身较短粗呈流线型,机头上部为2~3人驾驶舱,后机身左侧有一个大舱门;机翼为悬臂式下单翼,两侧内翼前缘对称装双发动机;尾翼由悬臂式的中平尾和单垂尾组成;采用可收放后三点式起落架。

性能数据

挂载重量:……………………………………2700千克

长度:…………………………………………19.43米

翼展:…………………………………………29.11米

高度:…………………………………………5.18米

翼面积:………………………………………91.70平方米

空重:…………………………………………8225千克

载重:…………………………………………118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4000千克

发动机: ……………………………………2×R-1830-90C型14汽缸星型发动机,每台895千瓦

最高速度:……………………………………360 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260 千米/小时

航程:…………………………………………2600 千米

实用升限:……………………………………8050 米

爬升率:………………………………………5.75 米/秒

翼负荷:………………………………………129 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150 W/千克





P-61战斗机(英文:P-61 Black Widow ),是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诺斯洛普公司研制的一种重型战斗机。一种双发单翼双尾撑方案,翼下发动机短舱安装两台普惠R-2800“双黄蜂”气冷星形发动机。短舱向后逐渐收细形成双尾撑,末端安装扇形垂尾,垂尾间连接着大型平尾。飞机的中央机身较长,可容纳三名乘员——飞行员、机枪手(操控机鼻炮塔)、雷达操作员/后炮塔机枪手,新型雷达安装在机腹的天线罩内。

P-61战斗机为美国设计的第一架夜间战斗机,与中型轰炸机大小相仿,装备两台2000马力普拉特·惠特尼R-2800-10”黄蜂”发动机,尾撑上装有两个方向舵,采用前三点起落架。该机装有当时世界最先利用雷达导航系统,可在夜间进行空中格斗。该机机身涂成黑色,常常隐蔽于夜空中,依靠其先进的机载雷达搜索发现目标。P-61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用玻璃钢做雷达罩的飞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3人制成员的重型战斗机。

P-61战斗机于1942年5月26日首飞,1943年8~9月交付服役,1954年退出现役。各型P-61战斗机总计生产706架。

性能参数

机身长度…………………………………………14.91米

机身高度…………………………………………4.32米

翼展………………………………………………20.12米

机翼面积…………………………………………约61.53平方米

空重………………………………………………约951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约14700千克

发动机……………………………………………两台普拉特·惠特尼R-2800-65“双黄蜂”发动机

最大飞行速度……………………………………约594公里/小时(高度6100米)

最大航程…………………………………………1600千米

最大载油量………………………………………2080~2430升

实用升限…………………………………………10100米



雅克-18是由苏联雅克夫列夫实验设计局于1946年设计生产的双座初级教练机。从1949年起进口雅克-18,并于1954年仿制成功,雅克-18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仿制的第一种飞机。该机为单发双座轻型教练机,安装一台M-11型活塞式发动机,配备航行仪表、发动机仪表、无线电台和半罗盘、机内通话设备等。飞机结构简单,重量较轻,操纵容易,能在土质跑道上起降,可使学员在各种初级训练科目完成后很快掌握飞机基本驾驶技能。

1945年末首次试飞后,雅克-18投入批量生产。雅克-18是构架式机身、下单翼的初级教练机,为空军训练用的基本机种。雅克-18的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248公里,最高升限4000米,如果以最经济耗油量的速度飞行,最大航程可达1000公里。座舱内的航行仪表及设备,可用于夜航训练。雅克-18稳定性好,易于操作,起飞滑跑距离仅需205米,起落架可收放。

雅克-18除原型外还有7种改型。其中包括增装了大功率发动机并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的雅克-18A和专供特技飞行使用的单座舱型雅克-18Ⅱ。后者在国际航空比赛中曾多次赢得冠军的荣誉。

性能参数

翼展………………………………………………10.3米

机身全长…………………………………………8.07米

机高………………………………………………3.10米

正常起飞重量……………………………………1120千克

空机重量…………………………………………816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248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160千米/小时

爬升率(低空)……………………………………3.5米/秒

实用升限…………………………………………4000米

最大航程…………………………………………1050千米

续航时间…………………………………………8.28小时

起飞滑跑距离……………………………………205米

着陆接地速度……………………………………85千米/小时

着陆滑跑距离……………………………………207米

发动机……………………………M-11FP五缸气冷式活塞发动机



运-11(代号:Y-11,英文:Harbin Y-11)运输机,是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的一种轻型双活塞 [1]发动机轻型运输机。1974年中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简称:哈飞)提出设想,1975年12月30日首飞成功。运-11运输机低速性能好,座舱宽,视野好,起降要求低,使用维护方便。在中国国务院批准下,哈飞组建了运-11飞机农业航空服务队。运-11飞机有地质勘探型、运-11B和运-11T等衍生型号。

技术特点

气动布局

运-11飞机采用了双发、带撑杆上单翼、单垂尾的总体布局,飞机机长为12米,翼展17.01米,机高4.64,翼面积34平方米。机翼为双梁带斜撑杆式结构,平面形状为矩形。在机翼的前缘安装了可以随飞行速度大小自动打开的前缘缝翼,机翼后缘则安装有双缝后退式襟翼以及和襟翼连动的襟副翼,保证了飞机具有良好的起飞着陆性能,起飞滑跑距离160米,而着陆滑跑距离仅140米,对机场跑道条件的要求很低,甚至可以在农田林区旁临时平整出来的简易场地上进行起降。同时飞机也具有较好的低空低速性能,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200公里/小时,作业速度仅为160公里/小时,有利于保证农林飞播喷洒的作业以及航空物理勘探作业质量。机身截面为带圆角的矩形,机头是可容纳两名驾驶员的驾驶舱,驾驶舱安装有两块面积较大的风挡玻璃,特别是飞机起降时的视野比运-5飞机有了一定的改善,舒适性也有提高。

运-11飞机尾翼由梯形垂直尾翼和矩形水平尾翼组成,其中垂直安定面和水平安定面为全金属结构,而升降舵和方向舵采用了布质蒙皮。由于操纵系统设有液压助力系统,为减轻驾驶员的操纵杆力和脚蹬力,升降舵和方向舵采用轴式补偿和角式补偿。由于飞机的设计速度不高并考虑简化起落架的设计,因此采前三点不可收放形式,前起落架固定安装在机头部的接头上,主起落架则!司定安装在机身下部的子翼上,前起落架和主起落架均为简单的支柱式,安装有油,见缓冲器以适应粗糙的土跑道。同时起落架机轮也均采用了低压轮胎,主起落架还采用了双轮形式,以使飞机能够更好地满足在简易土跑道或草地跑道上起降的要求。

动力系统

动力装置为两台安装在机翼发动机舱内的活塞-6甲型九缸星型活塞发动机,配装的螺旋桨为J9-G1型自动变距两叶金属螺旋桨,发动机和螺旋桨也是当时被大量生产的初教-6飞机所采用的,被证明是安全可靠的。活塞-6甲在仿制自苏联A 11-14P发动机的活塞-6型基础上通过增大压缩比以提高输出功率,最大功率由260马力加大到285马力,额定功率由220马力加大到270马力,而发动机的外廊尺寸和重量均保持不变。在左右机翼内分别安装有两个金属油箱,最大载油量为390公斤,由于两台活塞一6甲型发动机的耗油率很低,因此运-11飞机的最大航程965公里,续航时间可达7小时30分钟。

操纵航电

运-11飞机驾驶舱仪表板安装有常规飞行仪表和发动机仪表,两名驾驶员之间是共用的发动机油门操纵台,此外机载设备还包括CT-1超短波电台、WL-7无线电罗盘等通讯导航设备。还有JDT-2高频无线电、JT-5A机内通话器、WG-4无线电高度表及XS-6信标接收机等。还可以选装柯林斯公司的VHF-251甚高频电台、HF-220高频电台、ALT-55B无线电高度表、VIR-351甚高频全向信标系统、DME-451测距器、TDR-950空中交通管制应答机以及MCS-65陀螺磁机舱设置。

机舱设置

运-11机舱内两侧布置四个双人简易折叠板椅,在折叠收起时可以腾出更大的空间来装载货物、农业飞播喷洒设备或地质勘探仪器。飞机的空机重量209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500公斤,商载为800公斤。在进行农用喷药作业时,货舱内可安装一个粉剂和液剂共用的玻璃钢药箱,而在播撒种子作业时可安装一个容积1.4立方米的尼龙种子料袋,并配套装有常量型和超低容量型两套喷洒设备。



技术参数

机长………………………………………………12.017米

机高………………………………………………4.64米

翼展………………………………………………17米

机翼面积…………………………………………34平方米

最大时速…………………………………………220千米/时

最大航程…………………………………………965千米

实用升限…………………………………………3950米

起飞距离…………………………………………510米

起飞滑跑距………………………………………190米

降落滑跑距………………………………………155米

着陆距离…………………………………………450米

最大燃油量………………………………………1100千克

作战半径…………………………………………400千米

空重………………………………………………214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500千克

最大载重…………………………………………940千克

载员………………………………………………12人



该机是日本立川飞机厂于1939年4月开始设计的双发机,1940年制成首架飞机,1941年7月投入批量生产。由于采用了双发、可收放起落架、变距螺旋桨等当时的先进技术,所以飞行性能比发动机功率相当的其他双发运输机更胜一筹。有甲、乙、丙、丁等多种改型 ,甲、乙型分别用于操纵、领航、射击、通信、轰炸等不同训练,丙型设了10个座椅,用作军用运输机和民蚌j短程联络运输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还被改装成进行自杀攻击的特攻机、该机在日本的立川、冈山两间飞机工厂一直生产到到二战结束前夕,累汁生产约1200架。2台日立98式1型450马力风冷星形9缸活塞式发动机(八13

动力装置甲-I),单台起飞功率515马力,驱动直径2.5米的3叶螺旋桨。

性能数据

机长………………………………………………11.94米

机高………………………………………………3.58米

翼展………………………………………………17.90米

机翼面积……………………………40.0平方米

自重…………………………………2954千克

载重…………………………………943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3897千克

最大速度……………………………376千米/小时(高度2000米)

实用升限……………………………7180米



安-2运输机是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根据苏联颁布的农业飞机,设计规范研发的一款轻型运输机,并受到军方青睐。该机于1947年首飞成功,于1947年投产,主生产线于1991年停产,总产量超过18000架,其近45年超长的投产期创下世界纪录。中国曾经仿制过安-2运输机,被称为运-5运输机。

性能特点

安-2运输机制造简易,成本低廉,不等长直线形双翼结构让飞机翼载很小,升力很大,有利于提升飞行性能。安-2能搭乘12人的机舱运载能力适中,富有特色的向两侧突出的驾驶舱设计让飞机向下的视界良好。安-2运输机可以从崎岖不平的机场起飞,甚至是泥土路和森林空地,起降距离短,维护方便。它还可以用作民用等多种用途,警如农业用机,此外装上浮简便可在水上使用,装上雪棒也可在雪地上使用。

技术参数

机长…………………………………12.735米

翼展…………………………………18.176米(上翼)

机高…………………………………5.35米

机翼面积……………………………71.526米

空重…………………………………3266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5250千克

载重量………………………………1240千克

起飞功率……………………………1000马力

折叠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256千米/小时(高度1750米)

巡航速度……………………………140-220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4500米

最大航程……………………………1800千米



中国北京航空学院研制新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1号,是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和试制的轻型运输机。是由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和试制的轻型运输机,也是大跃进时期学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该机酝酿于1957年6-7月间,1958年2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开始试制。于1958年9月20日制成,9月23日在首都机场首次试飞,次日由北京市委命名为北京一号,并且完成了北京-天津、北京-上海的航线试飞。北京一号采用2台苏制АИ-14Р活塞发动机,下单翼,乘员2人,载客8人。现停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航空航天博物馆内。

性能数据

机长…………………………………………………12.4米

翼展…………………………………………………16.4米

起飞重量……………………………………………3000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312千米/小时



米格-15战斗机(俄语:MиГ-15бис)是前苏联生产的米格-15型喷气式战斗机的改型,增大了发动机的推力和改进了电子设备。1949年9月首飞,1952年初大量投产,命名为米格-15比斯。主要装备与朝鲜人民军空军。

米格-15比斯战斗机最大时速为1076公里,实用升限为15500米,最大航程为1330公里。可选择携带多种武器(炸弹或57毫米火箭弹),可完成复杂气象甚至夜间良好天候情况下的截击,护航、侦察、战术轰炸等多种任务。

米格-15比斯和米格-15在飞机外形上差别不大。它改装了推力2700千克的的BK-1型发动机,飞行性能有所提高,重量增加,但飞机几何尺寸不变。外观上,该型号的翼刀带有一个缺口,而之前的米格-15是没有这个缺口的。1953年以后生产的米格-15比斯飞机上增装了夜间和复杂气象飞行所需要的仪表设备,因而在它们的机翼下方装有无线电高度表的黑色“π”形天线。有无这一天线,可以作为分辨上述两个机型的标志之一。

性能参数

长度………………………………10.86米

翼展………………………………10.80米

高度………………………………3.7米

空重………………………………3681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6045千克

动力系统…………………………一台克里莫夫VK-1喷气发动机

推力………………………………2700千克

最大飞行速度……………………0.878马赫(1075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15500米

航程………………………………1860千米

爬升率……………………………58.3米/秒

翼载荷……………………………293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47

武器系统…………………………一门37毫(N-37型)机炮,两门23毫米(NR-23型)机炮



直-5(中国代号:Z-5,英文:HAMC Z-5/Harbin Z-5)直升机,是中国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简称“哈飞”)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

直-5研制初期代号“旋风25”,仿制原型为苏联米-4直升机。1958年2月,哈飞按照苏联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开始仿制米-4。1958年12月14日中国制造的直-5首次试飞,1959年初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验收,投入批生产。但直-5量产后到1963年9月21日,国家航定委才同意直-5直升机优质过关,批准定型投产;直-5的动力装置活塞-7发动机于1963年12月25日优质过关,投入批生产 [1]。

直-5直升机定型后,根据不同用户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研制多种改进改型,主要有客机型、农林型、航测型、水上救生型等。

哈飞共生产各型直-5直升机545架,其中包括援外87架 [2]。该机1980年停产。曾装备中国空军、海军和陆军的直-5现已全部退役。

技术特点

气动旋翼

直-5采用单旋翼带尾桨式布局,旋翼左旋(仰视),4片桨叶,铰接固定。混合式结构桨叶由钢管梁和包有胶合板及蒙布的木质架组成,平面呈梯形,桨叶前缘装有液体防冰系统。1966年后改为全金属胶接桨叶,主要由大梁、梳形接头后段件、桨尖等部分组成。桨叶平面呈矩形,翼型是变厚度NACA230M型和NACA230型。桨叶用带有4个孔的钢接头固定在桨毂上。尾桨是3叶推进式,在飞行时可操纵变距 双座驾驶舱。复式操纵系统。

动力装置

直-5直升机的动力装置是一台气冷式星型14缸“活塞-7”发动机,装有传动机构离合器和带有导向装置的轴流式冷却风扇。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50千瓦(1700马力)。最大飞行速度为21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520千米。

机体座舱

直-5飞机机身是由机身中段、尾梁和斜梁3部分组成的半硬壳铆接结构。机身的前部是发动机舱。中段为容积16立方米左右的机舱。机舱有2个入口,1个入口位于后部,2扇舱门分别固定在机身的两侧,关闭后构成机身的后部。这个舱门是往机身内装载技术装备和其它大型货物用的。另一个入口位于机身左侧壁上,是供人员进出和空投跳伞用。

机载系统

直-5直升机上装有两套液压系统,即主液压系统和应急液压系统。供给操纵系统的液压助力器混合使用。主液压系统一旦失效,应急液压系统便自动开始工作,以便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直-5型直升机参考数据:

旋翼直径……………………………………21米

旋翼桨盘面积………………………………346平方米

尾桨直径……………………………………3.6米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20.015米

机身长(不含旋翼和尾桨)…………………16.79米

机高(旋翼轴处)……………………………4.4米

总重…………………………………………7250千克

机身最大宽度………………………………2米

前起落架横向轮距…………………………1.53米

主起落架横向轮距…………………………3.82米

前后轮距……………………………………3.79米

后舱门(高x宽)……………………………1.6米x1.86米

座舱容积……………………………………16立方米

空机重量……………………………………5121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76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7250千克




图-2是一种性能较好的俯冲轰炸机,它于1943年开始装备部队,主要用来配合地面炮火对敌军前线的主要工事、坦克装甲部队实施轰炸。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图-2可挂装鱼雷,用于攻击敌海军舰艇。机上还装有照相侦察设备,可用来观察轰炸效果和执行其它侦察任务。 是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的一种双发多用途螺旋桨轰炸机,北约代号为“球棒”。

图-2轰炸机采用了全金属结构,飞机的机身、机翼和蒙皮使用平滑的硬铝,发动机和起落架安装架是钢材。飞机的总体设计为常规的双发布局形式,尾翼是双垂尾。最大起飞重量约12吨,最大载弹量3吨。

图-2轰炸机作为苏联空军二战时期的主要机型,在战争中多次轰炸德军。二战后还继续服役。图-2轰炸机也出口中国,是中国空军建立初期第一种大规模装备的轰炸机,先后参加抗美援朝、对台斗争、西藏平叛等战役战斗,已退役。

总体设计

采用了全金属结构,飞机的机身、机翼和蒙皮是用平滑的硬铝,发动机和起落架安装架是钢的。飞机的总体设计为常规的双发布局形式,但尾翼是双垂尾。起落架主轮向前收进发动机舱后部,机翼装在中机身上,机组由3人组成,驾驶舱后面是一个大弹舱,占据机身的大部分空间。

动力装置

图-2轰炸机的第一架原型机的动力装置,是两台米库林设计局研制的AM37发动机,单台功率1400马力,驱动着可变距的三叶螺旋桨。液压系统用于控制襟翼、机轮刹车和起落架收放。驾驶舱里只有一套操纵系统,但预留了安装复式操纵系统的位置。图-2飞机的第二架原型机于1941年5月18日仍由努齐科夫首次试飞,刚开始该机使用AM37发动机,但很快就改用ASH82发动机。尽管采用这种发动机,使最大速度从610公里/小时降为530公里/小时,但这种型号的发动机有后备,而且可靠性更高。

机载武器

图-2飞机装两门机炮,从机身侧面向前射击,向后射击另有3~5挺机枪。根据飞机型别和作战任务不同,炸弹载荷也有所区别,最大载弹量可达4.5吨 [2]。从第二架原型机起,图-2轰炸机还增加了其它军械,如翼下吊舱里的可携带10枚火箭弹。

性能数据

乘员…………………………………………4人

长度…………………………………………13.80米

翼展…………………………………………18.86米

高度…………………………………………4.13米

机翼面积……………………………………48.5平方米

空重…………………………………………7601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1768千克动力系统

2xASh-82活塞发动机,每台输出1380千瓦(1850马力)

最大飞行速度………………………………528千米/小时

实用升限……………………………………9000米

航程…………………………………………2020千米

爬升率………………………………………8.2米/秒

翼载荷………………………………………220千克/平方米

推重比………………………………………0.31

载弹量………………………………………3000千克机载武器

2门20毫米ShVAK机炮、3挺7.62毫米ShKAS机枪

航空炸弹可携带……………………………1500千克炸弹